【青托故事】青托人才:杨越

日期:2022-04-08 15:03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杨越,男,博士,中南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有色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横向项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Energy Storage Mater.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4篇,第一申请人授权发明专利7项。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排名1/16和5/16)、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11/15)、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和稀有金属优秀青年奖等奖励。担任IEEE PES储能材料与器件分委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SCI期刊《Rare Metals》和《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青年编委。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优青。

青年人才成长故事:杨越

我是来自中南大学的杨越,从事退役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研究。首先,感谢中国科协、材料联合体和有色金属学会在托举期间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我2017年博士毕业后,来到中南大学工作,2018年有幸入选了中国科协托举工程,这对于刚起步的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也给了我一个汲取养分的平台。在托举过程中,材料联合体举办各种论坛和沙龙,让我有幸认识到了从事冶金、材料研究的优秀人才,由于锂电池回收是一个交叉学科,通过与不同研究背景的优秀人才交流,让受益良多。有色学会也在托举期间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为了解决我们青年人面对科研事业发展遇到的疑惑,特别邀请了领域知名专家赵中伟教授、孙伟教授和钟云波教授为我们答疑解惑,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如何做基础研究、如何围绕行业做研究,如何处理好家庭和科研事业间的关系。与此同时,学会为我提供了对外展示的平台,组织了举办了中国有色金属优秀青年论坛,邀请我在行业会议上作报告,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通过学会的科技服务团,深入企业一线,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为自己的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实践提供了通道。因此,得益于科协、材料联合体和学会的支持,在三年的托举过程中我开阔了视野,结识了很多合作的伙伴,为自己科研道路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Image title参加中国国际镍钴锂高峰论坛暨中国国际新能源锂电材料大会并做报告

与此同时,在托举项目立项后,在科协、材料联合体和学会领导的关怀下,在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开展退役锂离子电池循环利用研究。研究期间,揭示了失效锂离子回收过程中物质分离、元素迁移及相态演变调控原理,阐明了材料再生过程中材料晶体可控生长机理及其构效关系调控机制,开发了失效锂离子电池混合物料分选与有价元素梯级分离技术、短流程再生高附加值材料与二次污染防控等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IEEE PES储能材料与器件分委会理事、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入选了湖南省优青,相关成果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和湖南省科技奖励。

三年时光,转瞬即逝,但在我生命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让我从迷茫走向成熟,从一个懵懂的博士毕业生逐渐成长为坚定的科研工作者。在今后的科研生涯中,我将奋力前行,不辜负科协、材料联合体、有色金属学会和托举导师们的帮助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