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托故事】青托人才:朱志伟
日期:2022-03-25 13:19 来源:中国气象学会
朱志伟,中共党员;1986年11月出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季风变异机理和天气气候预测研究。
培养期成长情况
项目承担与参与情况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入选江苏特聘教授
发表论文情况
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1篇。
国际组织任职情况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监测与评估专家组成员(WMO, ET-CMA)
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中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获奖情况
2021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
2020年-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青年拔尖人才
2020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2020学年优秀班主任
2020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8)
2020年-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团队指导教师(4/4)
2020年-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期刊Reviewer Award
2019年-江苏特聘教授
2019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2019年-Atmosphere期刊Outstanding Reviewer Award
培养期成长故事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青托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的资助。该项目是我回国以后的第一个人才项目,给我了自由探索研究极大的支撑和保障。中国科协、气象学会在项目经费和学术平台上的支持,帮助我创造了较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气象学会为我配备的“老中青”三方培养导师团队,从科学战略大局把控、科研实施方案细节等多方面、多维度给与我全方位支持和指导。在项目三年培养期中,我在学术能力、团队建设、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均得到较大提升。
我的研究方向为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及其预测,“青托人才托举工程”的支持能让我潜心研究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开展季风变异影响下极端降水和温度预测的工作。在该项目支持下,我在季风变异的海洋强迫转移以及季风的延伸期预报领域取得了一些创新性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limate》和《Climate Dynamics》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上,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家和省市级业务转化推广,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奖励。
我作为共同执行主席组织了三届中国气象学会青年科学家论坛。上述会议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我组织学术会议的能力,建立了学术影响力,促进了与国内青年学者的交流和合作。同时,在项目的资助下,我也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宣传研究成果,学习前沿技术、拓宽科研视野,探讨潜在合作方向;这为我后续科研工作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执行期间,我的科研团队ESCAPE(Exploring the Science of Climate & Advancing the Prediction of Extremes)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学校和学院都非常重视对托举人才的支持,在科研团队管理、研究生招生方面都予以政策支持,研究生队伍也得到快速成长。如今已建立一支团结创新的年轻队伍,团队成员20余人,包括青年教师2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0余人。
在“青托人才托举工程”项目三年的资助下,我切实体会到该项目对我这个归国“青椒“的重大帮助。项目不仅给了我经费上的资助,同时,通过独特的导师培养体系,制度化的会议交流,让我快速成长。提升了我本人在东亚季风变异机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领域方面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在项目期内,我成功入选了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担任了世界气象组织气候监测与评估专家组成员,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中委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等国际学术职位,这都为我后续科研工作和科研团队组建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再次感谢青托项目,我将再接再厉,继续潜心前行,为我国大气科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