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托故事】青托人才:魏颖
日期:2022-03-25 14:26 来源:中国针灸学会
魏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针刺治疗呼吸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
2018年,经中国针灸学会推荐,我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第四届青年人才托举项目。2017年底,我的国自然青年项目结题,2018年申请面上项目未获得立项,心情不免低落,青托项目的立项再次给我信心和希望。依托该项目,分别跟师973首席科学家、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入选者董竞成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张仁教授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杨永清教授三位导师,全方位提升医教研能力。近三年来,我在医教研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科研方面,勤学善思笃行,孜孜不倦。依托中国针灸学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等多学科平台,确立了“针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疾病的效应机制研究”这一研究方向,基于多组学技术研究针刺/中西医结合干预呼吸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2019年至今,分别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复旦大学原创科研项目1项。作为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4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作为副主编编写著作一部(《中国传统医学比较研究》)。在中国针灸学会青年人才培养政策的支持下,结合自身的研究积累,成为《针刺研究》杂志青年编委。此外,作为骨干进入董竞成教授领衔的上海市教委战略创新团队。依托青托项目的实施成果,2019年获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十佳医务青年”荣誉称号,2020年获得复旦大学巾帼创新奖。
在教学方面,2018年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成功招收硕士研究生一名,共同推进我的青托项目实施。青托项目结题之时也是该名硕士研究生的硕士毕业之时,经过三年的共同努力,该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3篇,研究成果在同级研究生中位于前列。作为导师组成员,指导在读/毕业博士研究生10余名,硕士研究生10余名。主要从研究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多方面指导硕博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长期在教学一线,使我掌握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技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激发学生内生学习动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重视对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团队建设方面,以青托项目为重要依托,逐步建立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病研究团队,在努力提升个人医教研水平的同时,多途径优化学术梯队建设,为团队的青年人才提供多层面学习和提升机会。目前团队已形成以国家级人才为指导,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研究员、博士后、博士、硕士共同协作的多层次人才队伍,形成了“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团队文化。
在学科建设上,作为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院长助理,负责中西医结合双一流学科、上海市高峰学科和上海市地高建学科建设工作的整体协调推进。此外,在青托导师董竞成教授的带领下,负责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公共研究平台的构建,目标是使该平台逐步建设成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这部分工作仍在持续推进。2019年以来,先后负责主办了三次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科学术交流会,组织协调能力明显提升。
国内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参加各类前沿学术会议,了解前沿研究方向和相关研究进展,拓展学术视野。2018年12月至今,参加国内学术交流10余次并作学术报告5次。包括中国针灸学会青年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针灸学会学术年会、上海中医药学会检验医学年会等会议等。
微信截图_20220316123952.jpg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2019年和2020年初,推动完成了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和巴西卫生部以及土耳其卫生部在传统医学方面的合作,并签订和合作备忘录。
微信截图_20220316125448.jpg
2021年,主办线上国际讲座7次,相互交流免疫细胞在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交流了合作研究以及交流互访的规划,未来拟深入开展合作研究以及联合申报国际合作重大项目。
微信截图_20220316125649.jpg
在社会服务贡献方面,2019年至今,多次参加援滇、援疆和义诊活动,将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播至祖国的边疆地区,包括2019年作为骨干参加中国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对口云南地区的科技服务活动(迪庆)。基于长期高质量的医疗义诊,2019年获得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微信截图_20220316130115.jpg
在社会任职方面,成为中国针灸学会痛症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委员、上海针灸学会腧穴分会委员、上海针灸学会戒烟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综合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感谢中国科协、中国针灸学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院对我的培养。感谢董竞成、杨永清和张仁三位教授对我的医教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感谢青托项目期间支持我成长的所有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的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继续坚定理想信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砥砺前行,奋力拼搏,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